資料來源: http://blog.udn.com/trjason/3387621
香港的技術優勢、台灣的中文優勢、大陸的市場優勢,兩岸三地翻譯學院比一比,更能知己知彼。
走進國際會議會場觀眾席後方的booth(口譯室),不到一坪大的空間簡單擺了雙人桌椅及麥克風、耳機等音控系統,前方一面大玻璃可清楚掌控會議情況。舞台上,與會人員舌燦蓮花;舞台下,口譯人員進行一場腦力、體力和臨場反應的自我競技……
翻譯興衰 反映綜合國力
過去翻譯一向被外文系視為邊緣學門;曾幾何時,全球化浪潮席捲,國際交流頻繁,口譯、筆譯需求大增,翻譯一下子紅火起來,成為一門「顯學」。由於翻譯產業高度倚賴經貿和外交市場,因此翻譯教學的興衰也一定程度反映該國「綜合國力」消長。兩岸三地翻譯教學演變是最好範例。
台灣和香港翻譯教學起步較早,研究成果比大陸先進。尤其地小人稠的香港曾是英屬殖民地,先天的雙語環境,讓香港八所大學就有七所設翻譯系所,譯學勃興,扮演了兩岸三地翻譯教學的領導者,也非常勇於求新求變。
教學特色上,香港的翻譯課程設計有很強的針對性,比較注重市場需求和實作能力。例如最早設立翻譯系的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便與其他學科如法學等開辦雙學位課程,採「4+1」模式,即第一年學習翻譯課程,第二年學習法律相關知識(4年為期),畢業可獲法學和文學(翻譯)雙學位。
香港 雙語危機意識
不過,香港的優勢在1997年主權移交之後出現變化。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副教授廖柏森指出,97年之前香港是兩文(英文、中文)兩語(英語、廣東話),97年之後變成兩文三語,普通話使用機會大增,只剩下學校和公司有英語環境,港人開始出現雙語能力危機意識:英語沒有母語人士好、中文沒有大陸和台灣人好。
廖柏森以2002年一項針對香港翻譯系大學生的調查為例,港生就讀翻譯系的動機,竟有55%是「對中英文有興趣」,25%是「想增進中英文能力」,僅一成以就業為目的。台師大翻譯所專任助理教授賴慈芸進一步說明,香港的情況顯示出,會說中文不表示中文好,英文好不表示翻譯好,「翻譯比到最後其實比的是中文能力,而不是英文能力。」
台灣 中文能力勝出
目前台灣共有輔大、台師大、長榮、彰師大、文藻和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等六校設有翻譯研究所,其中長榮、文藻先設系才設所。
關於台灣在兩岸三地的翻譯教學表現,廖柏森認為,台灣的翻譯教學實證研究比大陸有優勢,例如大陸目前的課程設計、教材教法和教師評比,都還停留在較為直觀、粗糙階段,而台灣已經有一套相對完整的研究方法和論述。
賴慈芸則提出台灣的中文優勢。她指出,台灣的中文能力在兩岸三地是最好的,「香港就不用說了;大陸的中文嚴重歐化,且抱持魯迅式『寧信勿損』理念,翻譯贅字很多,看起來很累!」台師大翻譯所李奭學則指出,或許是基於安全考量,大陸的翻譯寧願「緊跟原文」而犧牲通順原則。
不過,台灣的翻譯教學也面臨嚴重師資問題。賴慈芸以台師大翻譯所為例,目前所上能指導論文的專任教授,筆譯組三位、口譯組一位,得負擔系上八、九十位研究生,相當吃緊。「以中譯英的師資而言,首先要求以英文為母語、中文又要好;其次必須是博士學位。光是這兩點就很難了,還要跟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搶人,台灣根本搶不過。」此外,如非專任師資,只能拿鐘點費,薪資不高也是事實,難以吸引翻譯人才從事教學。
學術翻譯部分,台灣也面臨人力和市場稀缺的雙重困境。無論是譯研所本身的翻譯理論和翻譯史、或是其他學門的學術經典,大陸出得相當快(即使良莠不齊),台灣「小而美」的學術團隊光是訓練就來不及了,幾乎放棄了學術翻譯這一塊,且就算出了學術譯著也因為太冷門而沒市場,難敵大陸翻譯人海戰術。
大陸 猛爆後勢可畏
近幾年大陸由於軍事外交及經濟實力崛起,對翻譯專業要求遽增,新開設的大學翻譯系所呈現大躍進式「猛爆性成長」,大陸國務院繼2007年首次批准15所重點大學增設「翻譯專業碩士」(簡稱MTI)學位,2010年又增設25所MTI,力度之大之猛,引人注目。
MTI(Mas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是一種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依照市場對專業譯者的需求而量身訂做,培養實用型人才,有別於傳統「翻譯碩士」(MA)的研究型人才。兩者學位位階一樣,培養方向不同:MA比較傳統,要讀理論、寫論文,MTI則比較類似職業學校。目前大陸對MTI高度重視,相較之下MA已經漸失「關愛眼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