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blog.roodo.com/johnnyschannel/archives/3269163.html

 

上次提到:李安被稱為Ann Lee,為何鞏俐不能譯為Li Gong,而是Gong Li?這確實也點出了人名翻譯面臨的另一項挑戰──政治上的問題。

中國和台灣人名翻譯的習慣大不相同。在中國,以姓氏和名字爲兩個組合分開書寫,姓氏先行,名字的部分則不使用hyphen(連字號)分開。胡錦濤是Hu Jintao(而非Hu Jian-tao)、江澤民就要譯成Jiang Zeming(而非Jiang Ze-ming)。依此規則,台灣家喻戶曉的王建民Chien-Ming Wang在對岸成了Wang Jianmin。
中國這一套以漢語拼音的中文姓名英譯規則,雖然早在30年前就向聯合國申請為國際使用的標準,其優點固然是統一拼音規則和型式,沒有姓氏與名字順序排列的問題,但缺點也是一籮筐:首先名字不使用連字號,導致「熙安」和單名的「賢」都是Xian,「楚安」和單名的「川」也都是Chuan,無法區分;再者,如以名字縮寫(initial)表示,台灣之光王建民以台灣的規則可以C. M. Wang表示,但中國軍頭王建民在中國卻只能以J. Wang表示,孰勝孰劣,當下立判。此外,這一套號稱「國際通用」的系統依舊會讓西方人(或英語使用者)搞不清楚Gong Li究竟是鞏小姐還是李小姐。

台灣有關人名翻譯的規範就自由寬鬆多了,不僅ㄢㄤㄣㄥ可不嚴格區分(例如王建民的音譯應為Chien-Min Wang而非Chien-Ming Wang),拼音規則、姓氏與名字的次序亦無硬性規定。現在隨著母語抬頭,護照也可使用台語或客語、原住民語的音譯,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立委蕭美琴的台語音譯Hsiao Bi-Khim。

這兩種規則「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拜」,原本互不相干。一般翻譯實務上,如對象為台灣人,當然採用本地的慣用法;如為中國人,則採該國的英譯規則。然隨著兩岸交流頻繁,遊走兩岸的政客、商人多了,台灣與中國的界線逐漸模糊,有時很難歸屬分類,還有像揚振寧這種旅居西方國家的華人,即使有家以「統一」為名的翻譯公司似乎也難以統一界定。此種困境(dilemma)尤其在兩岸人士並列的英文期刊或新聞的翻譯表現上尤然。只是現在媒體鼓吹「中國熱」,許多人偏好漢語拼音、以使用中國人名英譯系統為榮,雖然人在台灣,卻仍使用Wang Jianmin稱呼我們的王建民(聽說今年大學英文學測即使用此種英譯),這就像有個女子團體,明明是台灣人,卻要唱諂媚對岸的中國話,不知該感到憤怒還是替她們悲哀。

 

資料來源:http://blog.roodo.com/johnnyschannel/archives/326916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sunit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