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chinapost.com.tw/guidepost/topics/default.asp?id=2494&next=1&sub=8
答案是:錯,但很多年輕人似乎都這麼認為。因此,一項研究的作者群將這項錯誤印象的矛頭指向了邦尼龍與其他有所影響的流行文化。
科學家從前以為暴龍會直立站著,不過他們已在數十年前放棄了這項看法。現在,這種兇猛的恐龍被描述成姿勢像鳥類,頭部從兩條粗腿之前突出,而且尾巴甩在空中。
研究的作者群表示,這項改變讓大型博物館得更新他們的暴龍展示品,而且多數暢銷書籍自一九九○年左右就能正確描述暴龍的姿勢。《侏儸紀公園》系列電影也正確呈現了暴龍的形象。
可是,當研究人員請大學生與孩童畫出暴龍時,其中多數卻將牠畫成了直立姿態。為什麼會這樣?研究人員的結論是,那是因為他們吸收了來自邦尼龍等玩具、電玩遊戲與其他的流行文化商品的錯誤觀念。本研究的作者暨康乃爾大學古生物學教授華倫亞蒙表示:「不管他們在科學書籍或甚至《侏儸紀公園》中看到了什麼,他們還是相信早期無所不在的看法。」
當亞蒙在一家雜貨店中看到一盒印有錯誤恐龍形象的雞塊時,這種想法便油然而生。他表示,假若這項解釋正確,這就嚴肅地提醒人們,他們有多容易對科學產生錯誤的觀念。這也顯示電影與電視節目正確呈現科學事實的重要性。
本研究作者群檢視了三百一十六幅由伊薩卡學院的學生與參觀伊薩卡博物館的孩童所繪的暴龍畫作。大多數的大學生並非主修科學。
七成二的大學生與六成三的孩童將暴龍畫得太過直立。但由於這些樣本並不代表普羅大眾,因此結果不見得適用於一般年輕人。
不過,當研究的作者群看過其他描繪暴龍的圖後,便發現落伍的站立姿勢仍存在於玩具、電玩遊戲、服飾、漫畫與電影等流行文化事物中。
並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馬克諾瑞爾表示,他並不知道直立站立的迷思是否如這項新研究所指出的那麼普遍。不過他表示,孩童對暴龍的第一印象會長久性地存在確實合情合理。假若他們未來沒讀到恐龍的話,「這樣的印象便會烙印在他們的腦海中。」
常見的誤解
• 太陽是黃色的:假如你相信科幻電影,那你大概會以為太陽是黃色的。事實上,太陽是白色的;它之所以在地球上看起來是黃色的,是因為陽光打到地球的大氣層後散射的緣故。
• 人類只使用大腦十分之一的容量:這項似乎定期會在電影中出現的「事實」是完全錯誤的。事實上,我們幾乎會用上大腦所有部位,而且大腦幾乎無時無刻都處於活躍狀態。
• 拿破崙是個矮子:法國皇帝拿破崙出現在螢幕上時,通常是個身材矮小的男子。其實,他比十九世紀法國男子的平均身高稍微高了一點。
• 旅鼠會集體跳懸崖自殺:這種錯誤看法因為一九五八年的迪士尼大自然紀錄片《白色曠野》而眾所周知。本紀錄片中的旅鼠其實是被推下懸崖的。
• 紅色會激怒公牛:公牛是色盲。牠們之所以會攻擊拿紅布的人,只是因為紅布的抖動會惹惱牠們。
資料來源:http://chinapost.com.tw/guidepost/topics/default.asp?id=2494&next=1&su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