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英語島
文章收錄於英語島www.eisland.com.tw
本文作者:馬永欣
寮國龍坡邦街邊,一棟不起眼漆著鵝黃色油漆的雙層水泥房子裡,幾條白色日光燈管、三張書桌、幾張廉價的塑膠椅,上面坐著十幾位在地的孩子,他們面色有點緊張、有點凝重、有點不安地等著。這裡不是觀光景點也不是什麼交易場所,每天早上9~11點,下午5~7點,觀光客會紛紛來到這棟小房子裡陪當地的孩子聊天。很難想像這裡是2013年獲選「柯林頓全球行動計畫」(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s)出版社的總部。
兩個疑問變成一個行動
1995年,一位寮國鄉下小孩Khamla被家人送到龍坡邦(Luang Prabang)的寺廟裡做和尚[註],當年正逢龍坡邦被聯合國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外國觀光客開始湧現,12歲的Khamla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情:「為什麼有些外國人會坐在餐廳、咖啡廳或路邊看書?他們不是在度假嗎?」
不久之後,一位美國退休的出版商Sasha來到寮國旅行,旅途中內心充滿疑問:「為什麼一路上完全沒有看到任何一本寮國語言的書呢?」當地人告訴他,除了課本以外,「寮國人不看書」。
當Sasha與Khamla兩人相遇時,兩個疑問結合成一個行動:「讓我們把看書變有趣吧!我不相信寮國人不看書!」於是寮國第一家非營利童書出版公司「Big Brother Mouse」就此成立,宗旨正是「讓閱讀變有趣!(Books that make literacy fun)」
Big Brother Mouse與許多國際組織不同,他們堅持100%僱用當地員工,不使用歐美的管理階層;他們不支付高額的國際薪水跟在地機構搶人才,而是培訓員工未來能夠獨立創業的能力,為在地培訓人才;他們辦理繪畫競賽、寫作培訓,給愛畫畫愛說故事的在地青年工作機會;他們除了建立出版系統、也設計運書系統、培訓系統,讓書本能夠順利運送到鄉下的學校;最特別的是,他們建立了一套獨特的捐款體驗。
放課後的「旅人聊天室」
「因為對在地生活感到好奇,所以特地安排時間來跟在地年輕人聊天。」利用這個心態,Sasha跟Khamla成功地把滿足好奇心的過程變成一種能夠貢獻的能量。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16歲寮國青年,他的個子不高,看起來與一位膚色健康黝黑的台灣孩子沒什麼差別,每天騎著一台對他太小太矮的腳踏車,花半個小時從家裡來上學,放學後就來這裡與外國旅人見面:「我已經來這裡3年了,剛來的時候,完全不會說英文,但是我喜歡學習,是班上第一名,最喜歡的是數學與IT。我沒有電腦,學校裡也沒有,IT老師不教IT,因為他是學物理的,所以我希望未來能拿到獎學金去日本進修。」外表看起來是一位普通的年輕人,但那雙眼睛所散發的,是只有「為了脫離貧窮」才可能帶來的張力。
除了許多十幾歲就獨自一人離鄉背井從幾十公里外來到這工作的年輕人,這裡還聚集了許多穿著正橘色袈裟的小和尚,他們剃髮除眉,平常不能隨意跟女士講話,謹守戒律,但是在這裡,他們沒有顧忌,能夠用英文跟任何人聊任何的話題。
對旅人而言,這裡是旅人聽故事的地方,同時也是提醒自己有多幸運的心靈教室,對當地孩子而言,這裡是他們唯一能夠負擔得起的英語教室,完全免費,沒有課程表,老師來自世界上五大洲幾十個國家,他們的傳單上寫著「如果英語不是你的母語也沒有關係,我們也歡迎有口音的旅人,寮國的孩子們,需要認識組成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
藉由一個開放的交流空間,旅人因為好奇而參與,因為花了時間獲得這個時間空間記憶的擁有權,而人性自然會希望自己擁有的東西變得更好,所以會進一步付出。掌握住這個心理學的道理,Big Brother Mouse讓街邊一個小小的空間,變成讓捐款源源不絕的奇妙力量。
捐款個性化分類,還能追蹤進度、收到更新
Big Brother Mouse把捐款用途分門別類,捐款者不只把錢掏出來,還能自己選擇捐出去的款項用途。450美金能為一所小學辦一場閱讀派對,並讓所有的孩子得到一本書、1,000美元能贊助一本書的設計與印刷(捐款人甚至能上網挑選想要贊助哪一本書),3,000美金能贊助一個學生一整年的學習與食宿生活。
一位澳洲捐款人說:「我的外婆一輩子用烹煮美食展現對全家人的愛,所以當她過世時,我想到了用她的名字贊助一本烹飪食譜的故事書,讓寮國的孩子也能體會烹飪、文化與愛,這是我認為紀念外婆最好的方法。」
一位德國的捐款人分享:「捐款給大型慈善機構時,都不知道錢究竟花到哪裡去了,但捐款給Big Brother Mouse時,能夠選擇捐款目的、並且接到捐款使用情形的消息更新,除了幫助鄉下的孩子接觸閱讀以外,他們還培訓他們的員工、作者、畫家,成為未來寮國的創業種子。」
旅人本身是機動的物流網
寮國80%的學校都在鄉村,有些學校沒有馬路,需要大象運輸、或跋山涉水兩天才能抵達,為了增加書本的抵達率,他們想出用口號宣傳「給書不給糖」的妙招:讓想要帶禮物給鄉下小孩的旅人,變成送書系統的一部分。對許多到過寮國的國際部落客,他們能在網路上記錄自己送書給鄉下孩子的過程,對許多當地家庭來說,這是他們這輩子擁有過的第一本書。
一個極小的團隊,觀察觀光客的需求,找到媒合在地需求的條件,就能做出改變整個社會。這也是我一直致力推廣的觀念:旅人與觀光客能為一個城市、國家帶來的遠超過他們花費的金錢。觀光不應該是數字的競賽(單純的比較出入境人數與人均消費),而是整個國家發展政策的重要工具。希望早日看到更多台灣政策體現這樣的觀念。
[註]:
寺廟在寮國扮演的角色是信仰組織、是教育系統、也是社福中心,許多養不起小孩的鄉下居民,會從孩子5、6歲時就把他們送到幾十幾百公里之外大城市的寺廟裡面,讓他們做學徒(novice),除了能免費上寺廟學校之外,也能在有群體生活中,獲得基本生活保障,沒有安全或饑餓之虞,並且在成年之前,習得足夠的知識技能,在城市存活下來,脫離貧窮的務農生活,或著他們也可以選擇繼續留在寺廟,成為一位真正的和尚(monk)。
作者介紹:
馬永欣
保持謙卑、享受學習,這是人在充滿智慧的環境裡的自然反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都愛旅行,世界的智慧,時時提醒我們更謙卑、多學習。但是15年後第一次去火星觀光的時候,我還是會當個稱職的觀光客,拼命照相、多買紀念品、促進在地經濟發展。
延伸閱讀:Staycation旅行新巧思?--來一場不傷荷包的小旅行
本文獲「英語島」授權轉載,原文:旅人的禮物:給寮國孩子一本書的機會
本文轉自 {商業週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