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http://blog.udn.com/trjason/271240
2. 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 )
描述實施研究的步驟程序及使用材料設備,每一執行的步驟都要具體描述,其描述愈詳盡,其他研究者就愈容易複製你的研究,以期取得相同的結果,或再進一步發展新的研究。 寫作時通常可分為以下數節:
2.1 研究設計(Research Design)
2.2 研究對象/研究材料(Subjects/Materials)
2.3 資料蒐集程序(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
2.4 資料分析(Data Analysis)
2.1 研究設計 (Research Design)
研究的設計必須依據研究者所提出的研究問題而定,可能是量性的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也可能是質性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而不同的研究取向下還有各式各樣的研究法,因此行文一開始應指出本研究是使用何種方法來執行。
例: The metho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was using a survey, which included questions and statements to which the participants were expected to respond anonymously.
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是調查法,包含參與者必須以匿名方式回應的問題與陳述。
2.2 研究對象/材料
A. 研究對象 (Subjects/ Participants )
說明研究所針對之對象的樣本來源、數量、性質、和選取方式。
例: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were 11 high school age students enrolled in ESL classes.
本研究的參與者是就讀於ESL班級的11位學生。
例: Subjects were recruited through posted sign-up sheets, letters, and by word of mouth.
研究對象是以填表、寫信、與口頭宣傳的方式招募。
B. 研究材料 (Materials/ Instruments )
以理工科技領域而言,指的是實驗所需的設備、儀器、工具或理論模式等;而社會與人文學科所使用的材料則可包括問卷、測驗、書籍文獻資料等。
例: In this experiment, we constructed a test bed that consists of a dual arm and a real-time stereo system. 在這實驗裡我們建造了一個測試平台,該平台是由一雙機器手臂與即時立體音響系統所組成。
2.3 資料收集程序
此程序可能是執行實驗、實施測驗、施行問卷調查或訪談,而在寫作上應提供詳細的資訊,包括時間、地點、參與者、和如何實施的過程。
在英文時態的描述上應該是用過去式。語態的使用則以被動語態較恰當,原因是在去除個人的因素,以強化論述的客觀性。
例: The data collection sessions each lasted about one hour and were conducted at roughly two-week intervals.
每次資料收集期間持續約一小時,而且執行間隔約兩週。
2.4 資料分析
明確指出具體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的名稱,例如是用何種統計軟體和統計分析法,或者是使用何種質性分析法等。
大多使用過去式和被動語態,保持資料分析的客觀性,和符合去個人化的傾向,重點不在於由何人來分析資料,而是在於資料如何被分析。
例: The analysis used the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package. First,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ere computed. Next, reliability as a measure of internal consistency was calculated.
資料分析使用SPSS統計套裝軟體。首先計算出描述性統計,接著計算信度以測量內部一致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