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858)
- Jan 26 Thu 2017 13:17
一天狂吃五次!不是燒餅油條,最讓老外念念不忘的台灣早餐是...
- Jan 25 Wed 2017 09:51
台灣人常錯》email結尾別再寫"kindly regards"!老外:真的沒有這個用法
外國人覺得台灣人最常錯的英文是什麼?我們請外籍顧問提出他們的觀察,你可能會在這裡面看到似曾相似的錯誤;有些錯誤像過去式,明明知道要變化動詞,但腦子想到了,嘴巴未必做到。有些錯誤是連想也沒想到,有人告訴你才會發現自己錯了。
- Jan 24 Tue 2017 13:34
想讓外國客戶記住你?一個國際英語教師:千萬不要一見面就「遞名片」
別再直接發名片了,你就是名片!
最近開了一系列國際化的Business Networking課程,許多商務人士不了解,為什麼西方商務交流時不常拿名片出來?說真的,你有沒有想過,交換的那麼多名片,你又記得了誰,誰又記得了你?交換名片對於不會合作、未來也不會有來往的人來說,有什麼意義?
- Jan 23 Mon 2017 15:26
I'm sorry I love you...這句話少了「逗號」,意思竟完全不一樣
有個廣為流傳的笑話:老師在白板上寫了一句話"A woman without her man is nothing",要同學們填入標點符號。結果答案竟成了兩派:
男生都填:A woman,without her man,is nothing.(女人,只要沒了男人,就毫無用處。)
- Jan 20 Fri 2017 09:10
午餐「每人」100元,英文該用per、each還是every?一次搞懂用法差異
在正文開始前,小編想要幫大家建立一點點小語感,先猜猜per、each、every分別是什麼詞性吧!看看你有沒有正確的觀念:
Each boy got a present.(每個男孩得到一份禮物。)
The lunch is NT$100 per person.(午餐費是每人1百元台幣。)
Mr. Miller searched every room in the house.(米勒先生搜查了這棟房子裡的所有房間。)
- Jan 19 Thu 2017 13:12
你講的英文是「落落長」還是「太簡短」?弄懂3種方法,表達更到位
在英文教學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你問學生:「你覺得自己英文哪裡不夠好?」你會得到兩種完全相反的答案。一是,「我講的英文太長。」二是,「我講的英文太短。」
回答「太長」的人,英文基礎多半不錯,講得出來,但就不夠準、不夠俐落。回答「太短」的多半英文比較基礎,還在求生階段,會用單字或簡單句。很巧地,剛好幾位外籍顧問最近提出一個觀察,覺得中式英文經常比較"redundant"(冗贅),像讀書reading就可以,但很多人會說I am reading a book;或是說restaurant owner(餐廳老闆)即可,但我們說"people who own restaurants."句子冗贅主要是詞彙量太少,找不到適當用字,我們來看更多例子:
- Jan 18 Wed 2017 17:55
開除員工 別說You're fired
即將上任美國總統的川普(Donald Trump)言詞辛辣,曾以You're fired!(你出局了!)在實境節目《誰是接班人》中打造鮮明的個人風格。不過,身為主管的你若想開除不適任員工,也請勿與人交惡,更好的說法建議如下。
【好聚好散】 I'm sorry but we have to let you go. 很遺憾,我們得請你離開。
- Jan 17 Tue 2017 17:48
「銀行貸款給我」英文用borrow是錯的!6種金融常用字一次告訴你
英文學到一定程度的人會發現,講一口好英文,重點不在會用很難的字,而在很巧妙地運用某些簡單的字。問題是如何巧妙用字呢?我們請不同產業背景的外籍顧問提出他們認為的「巧妙用字」,以下是金融背景顧問所提。巧妙的關鍵有兩個,第一是:這個字不是你原來想的那個意思,因此你在思考怎麼說的時候,它不會在你的直覺選項當中。第二是,它會有一些雙關的意涵,透露出你是哪個產業的內行人,像金融產業裡的人也許覺得以下的句子比較親近:
- Jan 16 Mon 2017 16:56
台灣服務業NO1》小巨蛋看演唱會,工作人員這個舉動...讓中國女讚:至高無上的感覺
- Jan 13 Fri 2017 14:57
左右不分?英文的"right and left"「不等於」"left and right"
用英語談起「打折」時,一般人都會記得把折扣率反過來,例如「7折」就會變成「30% off」。雖然中、英文看這件事的角度剛好相反,一般英語學習者不會覺得太難或很奇怪,反而會感到有趣,也可能會覺得,自己滿厲害,能快速又正確地轉換過來。其實,除了「折扣」的表達方式不同之外,中、英文「唱反調」的例子還不少!
- Jan 12 Thu 2017 16:55
被同事說「It leaves me cold」意思不是很冷,而是說你...
- Jan 11 Wed 2017 17:24
全球勞工運動:拒絕burn out
近期,法國政府擬取消每週35小時工時限制,逾萬名勞工上街抗議,鄰近的德國勞工部長卻想禁止主管下班後透過通訊軟體干擾員工,就連英國、美國都確定調漲最低薪資。工時全球第4長的台灣勞工是否也該拒絕過勞(burn out)?
【過勞淺談】
- Jan 10 Tue 2017 17:48
面試官問"what did you make..."不是問做過哪些事!10句英文,讓你面試談出好薪水
過年後常是轉職或求職的好時機,若你已進入面試程序也覺得與主管相談甚歡,似乎很有希望,但尚未談到薪水之前,一切都還是個未知數。談薪資也很可能是其中一項決定成敗的關鍵,價碼喊太高讓人覺得你不懂行情;而開得過低,又會覺得自己吃悶虧滿腹怨言,因此談薪資絕對是不可大意的一步。
有趣的是,為了讓主管先有個底,通常公司都會要求應徵者在面試前的制式履歷寫上期望薪資,才能讓主管先想好對策,以做為待會面試時的評估標準。
- Jan 09 Mon 2017 16:46
被問"Are you busy",除了Yes或No,想回答「有一點」該怎麼說?
生活中常會有這樣的狀況,答案很難直接說Yes或No。例如,不小心跌了一跤,朋友問:"Is that bad?"好像有點糟,但又沒有嚴重到要去醫院,這時候,有人可能會回答:"Baddish."它的意思是"quite bad but not very bad"(有點糟又不會太糟)。
還有很多類似的狀況,「你忙嗎?你冷嗎?你幾點走?」小孩講話多半直來直往,越成熟的人,談話也越多模糊空間,有時候是不那麼確定,有時候是不想那麼直白。中文裡有處理模糊的字眼如「有點、稍微、好像、大約、左右」,在英文裡面"-ish"這個有趣的字也有此妙用。
- Jan 06 Fri 2017 14:27
照字面翻容易誤會的單字》形容同事busybody可不是說他很忙,而是...
- Jan 05 Thu 2017 09:45
「天氣變暖」說"It's becoming warmer",對方卻以為要談全球暖化,正確說法是.....
Michael與不熟的外籍同事搭同一部電梯,為了化解無話可談的尷尬,他想到外國人最喜歡聊天氣,便主動開口說:"It’s becoming warmer."原本只是隨口一句閒聊,沒想到對方開始一本正經,大談全球暖化問題。但其實,問題出在Michael這一方。
It's becoming warmer.(地球正在暖化中。)
- Jan 04 Wed 2017 10:48
「擁有」5年經驗別用"have"...記住10個單字,寫出比菜鳥更專業的英文履歷
在職場打滾好幾回的老手們,請不要再參考菜鳥版的履歷建議和範本了!身為有社會經驗的轉職者,就是要與社會新鮮人的履歷有所區隔,千萬要把重點放在新鮮人沒有的專業經歷上,才能成功吸引到更優質的公司,一看到就想挖角你!今天筆者將介紹幾個較有深度的履歷寫法,讓你能用最精闢的字句呈現出專業度與豐富的經驗值。
首先,強調自己過去的重要資歷,就要用possess一字。以教育領域為例,在寫過去經驗時,可以這麼說:
- Jan 03 Tue 2017 13:08
「產品上架」不是on the shelf,下架也不是go off the shelf!這樣說小心客戶誤會你
拜訪客戶時,客戶問Tony新產品何時開始銷售:"When will this product be released to the market?"(這個產品何時上市?)Tony:"It is already on the shelf."
沒想到客戶露出訝異的眼神,天哪,發生什麼事了!原來"On the shelf"竟會變成擱置或無效。先來看shelf這個字。
- Dec 30 Fri 2016 10:04
老外挑戰「台灣最狂5款泡麵」》維力炸醬麵、花雕雞麵...讓老外讚不絕口的是...
- Dec 29 Thu 2016 14:42
工作忙不過來只會說"I am very busy"?改用這個說法,更精確
常常有學生覺得自己講英文的時候用字不精準,於是我們請世界公民文化中心的外籍顧問舉出什麼叫做用字不精準、如何用字精準;這是其中一位顧問分享的文章,我們把它整理成「3步到位選字精準法」,和讀者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