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廖柏森
資料來源: http://blog.udn.com/trjason/3096395
在口語報告結束後,通常會幾分鐘的提問,英文叫作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簡稱Q&A。講者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和研究同行直接對話,透過鼓勵觀眾多多提問,可以澄清報告時沒有講清楚的地方,更可以進一步擴大其研究的影響力。但是這對台灣的報告者而言是很頭痛的部份,因為英語口語報告的部份基本上是一種「獨白」(monolog),只要事先有充份練習,都還可以表現得不錯。但是Q&A卻是要當場接受各國學者或研究同行的提問和評論,首先要聽懂各國觀眾不同腔調的英語就已經不容易,何況還要當場用英語馬上回應,沒有多少時間讓你思考答案以及遣詞造句,純粹是自己專業能力和英語造詣的極致考驗,這對大部份台灣的報告者而言是一大挑戰。
相信很多台灣的講者在國外發表論文時都在心裡期望,最好Q&A時都沒有人提問,就可以趕快宣布結束或散會;但若是真的都無人提問,又似乎覺得自己的研究報告沒有得到與會者重視。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下,真是叫人坐立難安,形成許多講者最大的壓力來源。其實最好還是事前有周全的準備。首先你可以預期觀眾可能會提出何種問題(anticipating all possible questions),例如自己的研究中哪些部份比較複雜(complex areas)不易理解或哪些部份容易引起不同的意見(potential for disagreement),你都可事先模擬回答的方式,並反覆加以演練。
而當要回答觀眾所提問題時,也有以下幾個技巧可以應用:
1. 首先要歡迎觀眾提出問題(welcomes the question),而聽到問題後可稍微複述一下,這樣可以確認你沒有聽錯對方的問題,也可以為自己爭取一些時間來思索回答的方式和用字(takes time to think before answering)。而回答問題時除了望著提問者之外,也不忘了要觀看全場的觀眾(make eye contact with all audience members),因為其他人也可能關切相同的問題,而且眼神接觸會讓更多人對Q&A有參與感。
2. 提問是由各國學者用英文提出,有時因為腔調問題使講者無法馬上聽懂,此時請對方再說一次問題(repeat the question)是可以接受的。但最怕的就是重複問題後還是聽不懂,就不宜繼續再請對方講第三遍或甚至第四遍,以免造成對方不悅以及佔用其他人提問的時間。如果真的聽不懂就只好道歉,並邀請對方於報告結束後再個別討論。當然也會有人就算沒有完全聽懂還是硬著頭皮回答,造成答非所問,如果在對方沒有進一步追問的情況下就打混過去了。
3. 除了沒有聽懂對方問題外,另外一種麻煩的情況就是聽懂了,但是不知如何回答。不知如何回答基本上有兩種因素,一種是就內容而言,因個人知識能力有限而無法回應;另一種則是自己的知識能力可因應,但無法用英文直接流暢回覆。筆者在研討會上看到有人回答左支右絀,陷入窘境,都不免替他著急,其實不妨誠實回答或者請對方於研討會後或休息時間時再私下討論,以及時化解尷尬場面。
4. 講者答覆問題完畢後,還可以再向提問者確認回答是否滿意(checks if the questioner is satisfied),再轉向其他觀眾邀請提問。但因為Q&A時間有限,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同一個問題上,盡量讓更多人有機會發問。不過話說回來,台灣學者在國外發表時還是相當懼怕回答問題,畢竟問題愈多,出現狀況的機會就愈大。因此如果就策略考量,碰到會回答的問題就答覆久一些,可拖延回答其它問題的時間。更有趣的是還會有人事先「串通」好,例如大家都是來自台灣的報告者,那就你來捧我的場,問幾個問題,之後再換我去你的場子問幾個問題,既安全又不會冷場,皆大歡喜。
留言列表